百度云资源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1Q1IQ9ejWtaO1tS3KOHY1g
索尼出品的漫威新片《暗夜博士:莫比亚斯》登录全球院线,并在一个多月后登录全球流媒体,成为开年第一部漫威电影。
然而电影一上映便遭遇了票房口碑的双料滑铁卢,让索尼的漫威改编电影,遭遇了《毒液2》后又一次失败,其想要打造「蜘蛛侠宇宙」的商业布局,也越来越像一个笑话。

所谓索尼「蜘蛛侠宇宙」其实就是索尼打版权擦边球,想借漫威崛起的东风所推出的一系列反英雄电影。
索尼将自己手握版权的蜘蛛侠反派角色,再度开发,制作成B级超英电影,并将他们组成了一个平行于漫威电影宇宙的「小宇宙」。
目前,在这个宇宙观下已拍摄了《毒液1-2》、《莫比亚斯》三部电影,并在《蜘蛛侠:英雄无归》中进行了简单联动。
未来已在规划中的作品,还包括《猎人克莱文》《蜘蛛女士》等。但这些电影也必须面对相似的问题,角色在漫画原著中便魅力不足,电影制作规模限制又让主创难以发挥,加上疫情影响传统超英电影没落,让《蜘蛛侠》以外的索尼漫威电影,都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处境。
《暗夜博士:莫比亚斯》(2022)
暗夜博士莫比亚斯作为漫画中蜘蛛侠的主要反派之一,首次登场于1971年的《神奇蜘蛛侠》101期。其本是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医生,但因为患有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,而将不久于人世。为了治疗自己,他将蝙蝠的DNA融入自己的DNA,使得自己成为必须不断吸食血液的「吸血鬼」,同时他也获得了超强的体力和感知力,声呐探测甚至滑翔飞行的能力。

最初作为反派登场的莫比亚斯,有着蜘蛛侠反派的典型特征:高智商博士因为一些正义的出发点改造自身,变成怪物,但依然让人同情的一面。
除了莫比亚斯之外,绿魔、章鱼博士、秃鹫、蜥蜴人,几乎都是如此。也正是因为蜘蛛侠反派亦正亦邪的特点,漫威后期在漫画中,将其中不少反派都洗白成反英雄,莫比亚斯也顺势成为了一个只吸恶人血的正义吸血鬼。
有一些观点也认为,莫比亚斯这个以蝙蝠作为标志的吸血鬼,是漫威为了抹黑竞争对手DC的当家英雄蝙蝠侠而创作的反派,即一个有蝙蝠超能力的恶人,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「蝙蝠人」。
电影版则有意无意加强了这样的联系。靠选择DC电影宇宙的小丑扮演者杰瑞德·莱托饰演莫比亚斯,让两个宇宙形成了有趣的对照。即在那个宇宙中,我是你的死敌,在这个宇宙里,我却成为了你。

但在漫画中,DC其实早于漫威一年,于1970年推出了自己的蝙蝠能力反派「人蝠」,亦是一个融合了蝙蝠DNA的科学家,将自己变成了巨大的人型蝙蝠,以破坏蝙蝠侠的名声,并在漫画后期成为反英雄。相比较而言,与其说莫比亚斯是漫威版的蝙蝠侠(Batman),倒不如说他是漫威版的人蝠(Man-bat)。
不过,介于人蝠这个角色目前并没有被引入真人电影,让不太熟悉DC角色的观众,自动给莫比亚斯贴上了漫威黑暗版蝙蝠侠的标签。
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网友给本片贴上了「小丑竟是我自己」「重新定义蝙蝠侠」等标签。这样有趣的巧合,也算是两大漫画厂牌,在人物设定和选角上的相爱相杀。

撇开索尼、漫威、DC三个巨头的纠缠不清,单就《莫比亚斯》这部电影本身的文本来看,本片其实是一部披着超英外衣的标准吸血鬼电影。
这个由1922年茂瑙的《诺斯费拉图》开始,经过1931年环球公司《德古拉》的好莱坞化适配,再到后续不断推出的《刀锋战士》《黑夜传说》《暮光之城》等系列电影,已成为一个颇为丰富的恐怖商业片亚类型,《莫比亚斯》亦是其中一部。
在本片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从茂瑙时代就遗留下来的吸血鬼电影元素。比如吸血鬼从海上而来,一艘装满死尸的货船靠岸,带来的不详征兆;再比如莫比亚斯的外型,呈现出诺斯费拉图式脸颊深陷尖耳类鼠的形象。

早期的吸血鬼电影中,吸血鬼多作为怪物呈现,而在当代作品中,吸血鬼也慢慢作为主角和英雄存在(较早的代表作则是另一部漫威改编作品《刀锋战士》)。他们需要对抗自己的原始兽欲,在不杀生或只杀坏人的情况下,寻找血液替代品,并杀死邪恶的同类。
《莫比亚斯》亦是如此,其作为反英雄存在的合理性,便是他只吸坏人的血,让他虽然是一个典型的电影怪物,但同时亦保有基本的善恶观和人性。但这显然是一种已略显老套,且颇为小心的处理方式,得出的结果则是一个全无魅力的英雄。

可以看出,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得主莱托,在不少段落里试图给这个角色加上一些冷幽默反讽,比如在拧断一个打手的手指时,顺带扮演起医生,叫他回家休息六到八周吃点止疼片。但类似的段落,在这样俗套的主流电影中,却显得如此不合时宜,让人尴尬。
这个拒领诺贝尔奖,本该愤世嫉俗的医生,却在各个层面上,展现出这个角色的保守和不可信,我们几乎看不到他变身前后性格的差异,看不到这个角色在坚持正义外,还有什么可以作为「反英雄」的特征。可能也就只有恐怖的吸血鬼造型,还在提醒我们这个角色的反派出身吧。

与之相对的,则是由马特·史密斯出演(《神秘博士》)反派米洛,作为莫比亚斯从小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病友,这个反派也几乎是好莱坞常见的反面人物集合。
身体残缺,造成心灵扭曲,就算手握大量金钱也无法弥补内心的空洞邪恶,最终他使用了莫比亚斯的蝙蝠DNA,成为另一个吸血鬼,最终上演兄弟相残的好戏。

和毒液中的反派们几乎是另一个毒液一样,本片主创也不愿意给反派设计一个新的能力,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,让主角自己打自己的「分身」,同样的视觉和造型设计,用在两个角色上,体现了索尼能省则省的精神,
而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当代青年观众,本片更是有意试图让莫比亚斯和米洛成为CP。米洛的名字是莫比亚斯起的,而米洛的最终目的,则是让莫比亚斯接受自己是吸血鬼的身份,彻底和他成为同类。
这其中,也难免一些同志暗示。在和米洛的对手戏中,莫比亚斯就像是一个深柜,拒绝自己的本性召唤,克制自己去亲吻(吸血)别人的念头,米洛则试图向他证明他自己的真实面貌,是和那些普通大众不同的。但显然,这样的卖腐段落亦是十分初级的,无法挽救整部电影的颓势。

在如今,各类吸血鬼电影都开始走R级血腥路线时,本片的尺度却小的惊人。一部本该血浆四溢的类型片,被处理成小心翼翼的主流电影,索尼从《毒液》开始的畏首畏尾,在这部电影中则更加突兀。
然而,观众不可能永远为粗制滥造的爆米花买账。本片票房只达到《毒液2》的三分之一,更是被漫威主宇宙那些制作精良的电影远远甩在身后。这样的巨大失败,可能也会促使索尼在之后改变策略,甚至重新审视那些尚未开拍的作品。

在电影的彩蛋中,主宇宙的反派,由迈克尔·基顿饰演的秃鹫被传送到了这个宇宙,并邀请莫比亚斯联手。这几乎成了整部电影中唯一有趣的部分,我们感受到索尼漫威在下一盘大棋,险恶六人组和这个宇宙的蜘蛛侠人选,似乎都呼之欲出。
但最大的问题也在于,当你把毒液和莫比亚斯变的过于主流时,他们是否还能再担当反派的重任呢?
原创文章,作者:juhaoka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gddty.com/?p=4908